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竹叶椒

zhú yè jiāo

竹叶椒
竹叶椒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
药材名称 竹叶椒
药材拼音 zhú yè jiāo
药材别名 山椒、狗花椒、花胡椒、鸡椒
英文名称 Zanthoxylum planispinum Sieb. et Zucc.
功效分类 温里药
药用部分 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的干燥成熟果实。
(动)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米。枝直出而扩展,有弯曲而基部扁平的皮刺,老枝上的皮刺基部木栓化,茎干上的刺其基部为扁圆形垫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无毛,具宽翼和皮刺;小叶无柄;小叶片3~5,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小圆齿,两面无毛而疏生透明腺点,主脉上具针刺,侧脉不明显,纸质。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长2~6厘米;花被片6~8,药隔项部有腺点一颗;雌花心皮2~4,通常1~2个发育。蓇葖果1~2瓣,稀3瓣,红色,表面有突起的腺点。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6~8月。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山坡疏林、灌丛中及路旁。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 6~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皮晒干,除去种子备用。
药材性状 球形小分果1~2,直径4~5毫米,顶端具细小喙尖,基部无未发育离生心皮,距基部约0.7毫米处小果柄顶部具节,稍膨大。外表面红棕色至褐红色,稀疏散布明显凸出成瘤状的油腺点。内果皮光滑,淡黄色,薄革质。果柄被疏短毛。种子圆珠形,直径约3毫米,表面深黑色,光亮,密布小疣点,种脐圆形,种脊明显。果实成熟时珠柄与内果皮基部相连,果皮质较脆。气香,味麻而凉。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微苦。归胃经、脾经。
功效作用 温中燥湿,散寒止痛,驱虫止痒。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6~9克;研末,1~3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或酒精浸泡外搽;或研粉塞入龋齿洞中,或鲜品捣敷。主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蛔厥腹痛,龋齿牙痛,湿疹,疥癣痒疮。
药理研究 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镇痛和抗氧化的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挥发油、木兰花碱、竹叶椒碱等化学成分。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治胃痛、牙痛:竹叶椒果3~6克,山姜根9克,研末。温开水送服。(《江西草药》) ②治虚寒胃痛:竹叶椒果6克,生姜9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腹痛泄泻:竹叶椒6~9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④治蛔虫性腹痛:竹叶椒6克,苦楝皮9克。水煎服。服时兑醋适量。(《安徽中草药》)
上一味中药材: 红豆蔻
下一味中药材: 母丁香
大家都在看
  • 溪黄草
    溪黄草 xī huáng cǎo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凉血散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 百部
    百部 bǎi bù

    功效与作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 白药子
    白药子 bái yào zi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 广东合欢花
    广东合欢花 guǎng dōng hé huān huā

    功效与作用:解郁安神,舒气开胃,活血止痛。属安神药下属的养心安神药,有行气祛瘀,止咳止带的功效。用于胁肋胀痛、乳房胀痈、疝气痛墩瘕、跌打损伤、失眠、咳嗽气喘、白带过多。

  • 岩黄连
    岩黄连 yán huáng lián

    功效与作用:清利湿热、散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的清热解毒药。

分享链接